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番薯記憶

2025-02-21 09:21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林小兵

得知小孫女喜歡吃番薯,父親在電話里表示要從老家寄一包過來。我推辭說不用,現(xiàn)在城市無論是農(nóng)產(chǎn)品市場還是超市里面都有得賣,那些長相乖巧、個頭勻稱的番薯,一只只被收拾得整整齊齊,有的甚至被包好置于保鮮盒子內(nèi),然后在外面貼上高價標簽,被城里人當成零食一樣去品嘗。

但很快我們就收到了父親托人捎來的一大袋番薯。那天晚上,番薯成了我和女兒主要的晚餐。就著一大碗稀粥、嚼著透著家鄉(xiāng)泥土氣息的番薯,我不由自主地想起過往的一些事兒。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番薯因無地不宜的優(yōu)良習(xí)性,成了粵西農(nóng)村鄉(xiāng)親們的種植首選。在改革開放之初那個物質(zhì)相對匱乏的年代,番薯不僅成為鄉(xiāng)親們主要食糧的有益補充,甚至還是他們當時家中唯一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作物。

每年農(nóng)歷的二三月間,當春意漸濃時,父親便趕著家中的那頭老黃牛下地,通常一個上午便能犁出數(shù)畝田。隨后進行壟地,大人用釘耙把翻松過的泥土聚成一條條土壟。伴著霏霏細雨,將事先準備好的“番薯種”——一段約四五寸長的番薯苗插到土壟上并斜放壓好。栽番薯的工序基本完成,番薯的生長季由此正式開始。

日子一天天過去,地里的番薯藤不斷生長、蔓延。期間,除了偶爾的施肥和澆水,要做的事情不外乎給番薯松松土。很快,番薯繁衍的枝葉便密密的覆蓋住整片土壟。在夏日黃昏的斜陽下望過去,番薯地里一片墨綠,有風(fēng)拂過,一道道碧痕緩緩地從地的這頭向另一頭蕩漾開去。偶有番薯花開在肥碩的番薯葉柄處,白中間紫的花冠猶如喇叭花一樣在墨綠的枝葉間隨風(fēng)搖曳……

隨著番薯藤葉日益茂盛密實,為避免糾纏生長,翻藤和割藤的工作必不可少。把一些多余的番薯藤割掉,粗枝大葉的可以給豬牛吃,嫩綠的番薯葉尖則可以摘下來做菜吃。這些嫩葉以及剝了皮的莖干散發(fā)出新鮮的青氣,拍瓣大蒜并以猛火炒熟,吃起來格外清新爽口。

臨近秋冬便到了收獲的季節(jié)。那時由于父母工作忙,掘番薯一般選擇在周末或者節(jié)假日,這樣一家大小都可參加。到了地里,通常會開始割番薯藤,將好的苗葉揀出來扎成捆,送回家后由母親用刀剁碎煮熟腌缸,作為豬的飼料。其他的藤葉則從地里挑回,成為牛在天氣不好時的口糧。俗話說的“番薯全身都是寶”,由此觀之,一點也不為過。

割去了番薯藤的地壟上只剩下一茬茬番薯藤頭,切口處冒著白色的漿。大家在壟畦間來回忙碌著,地上則四處散落著枯萎的、被踩爛了的番薯葉。這個時候,掘番薯無疑是興奮的過程。按著番薯藤頭輕輕一扯,就可以把一只只大小不一的番薯一連串拔出土來,滿是豐收的喜悅。唯一讓人不爽的是,番薯苗的汁液干了會變黑且不易清洗,染成黑黃色的手指往往要洗刷很多次才洗得干凈。

挖出來的番薯一擔(dān)擔(dān)地被挑回了家堆放在院子里。根據(jù)口味的不同番薯大致可分為三種:甜的、香的、綿(粉)的,而這三種口味大多情況是夾雜一起的。大人會根據(jù)口味的不同而決定番薯的去處:較甜的會直接煮熟來吃,所謂“一斤番薯三斤米”!每逢下午放學(xué)歸家,最好的選擇就是從鍋里弄出幾只大番薯充饑;較香的會刨絲曬干再熬煮,那也是特別的日子里難得的美味;較綿的則會留為制做番薯粉。

那時候最喜歡看父母制做番薯粉了。把選好的番薯放在大籮筐里用水沖洗干凈,送到那走村串巷的流動磨坊磨爛成稀泥一般,然后挑回來用大臉盆或木桶加水攪勻。大人一瓢瓢地把這些白色的漿水往漏網(wǎng)里倒,隨著漏網(wǎng)的搖晃,漿水從漏網(wǎng)下流到盆里桶里。濾過的漿水在盆里和桶里慢慢澄清,再把上面的水倒掉,就剩下沉淀在底部的淀粉。隨后,將淀粉晾曬干則成了番薯粉。

要說這番薯粉的功用可就大了!既可以是平常做菜時用來勾芡的番薯芡粉,還可以在盛夏時節(jié)煲成祛暑降火的糖水來飲用,而且年頭越久其降火的功效越明顯。當然了,番薯粉最大的好處則是經(jīng)過一番復(fù)雜的搓揉捏切后,制作成粉條和粉皮,成為美味的菜肴。小時候最喜歡吃那新鮮的番薯粉皮,加上豆芽或韭菜,和著新鮮的番薯粉皮用猛火炒出來?;旌现迈r蔬菜清香的番薯粉皮,即便沒有加肉片也可以干它兩大碗!

番薯的栽種、收獲及食用,自始至終伴隨著我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那時候的生活雖然清貧卻不以為苦,雖沒有大魚大肉油水不多卻身康體健。多年以后,不管是在北方冬夜街頭躑躅前行再三猶豫后買的那只熱氣騰騰的“烤地瓜”,還是在酒樓包間故作斯文地剝開那被當作餐前小食端上來的“五谷豐登”,雖然還是那長相相差無幾的番薯,但我卻再也難吃得出從前的那種滋味……

編輯:徐衛(wèi)民
值班主任:莫松萌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湛江市3個社會工作觀察站授牌成立
  • 我市首次對硇洲族大黃魚本土化人工繁殖成功
  • 遂溪河頭鎮(zhèn)試種“海大4號”菠蘿蜜
  • 多彩花色醉春光
  • 200名涉詐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國
  • 我市推出擦亮“鮮美湛江”品牌近期行動計劃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shù)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