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閱陳金玲這本詩集之前,知道她曾當(dāng)過老師,近年來耕耘在詩歌領(lǐng)地,在報紙副刊發(fā)表不少詩歌作品。她根植這片土壤,把生活串成一首首詩篇,已悄然結(jié)出璀璨的碩果。
陳金玲不喜歡嘈雜,因為熱愛詩歌,她堅持了這份創(chuàng)作。以炙熱的詩心,心中洋溢著浪漫的詩情,而且勤于吟詠。
這本詩集匯集了作者約120首詩歌,她以真誠的寫作態(tài)度,展示了詩歌的才情,其真摯的情感融于詩行中。詩歌的存在有其自身價值,立足于本土詩歌創(chuàng)作,其詩歌具有原生態(tài)的特質(zhì),率真、自然,表現(xiàn)出了詩歌意境的美好,很值得一讀。
陳金玲的詩歌有積極、向上的力量,反映出她對生活的熱愛。讀其詩歌,你會感到一股暖陽漫過心間,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友情的暖意,美好的際遇,就像沐浴在和煦的陽光中。陳金玲的詩歌,常閃現(xiàn)過人物意象綻放出笑靨的畫面,她以“金燦燦的陽光”驅(qū)趕周遭的陰暗、恐懼以及憂慮。在陳金玲的詩歌里,所呈現(xiàn)出的是,陰暗的一面在逐步消減,陽光的一面漸漸滋長。如《春光里的笑臉》從其詩歌意境上讓人看到太陽底下的光和熱,給人以光明,正是因為她心中充滿陽光,她說,今天的苦寒,“已化作滿心的芬芳”。她詩歌中維持一貫暖和的格調(diào),“陽光”“金色”“明亮的燈”等意象在她的詩歌多次出現(xiàn),逐光而行,向陽生長,這些溫煦的詞匯,傳遞出一種積極的力量,體現(xiàn)暖色調(diào)、以陽光為意象融入寫作,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好,這是陳金玲詩歌寫作特色與優(yōu)勢。
《我喜歡在這路上走》《擋不住的腳步》等詩歌具有自由、灑脫的特質(zhì),如《擋不住的腳步》中:“我要像一只小鳥/在風(fēng)雨中輕快地掠過/我要像一只小鳥/在彩色的大自然里/快樂地唱歌?!彼脑姼杳骼?,干凈,以一種歡快的節(jié)奏,表達出追求自由的心緒。
在寫作手法上,陳金玲不乏采用對比,她在詩歌包含了暗與光、動與靜、美與丑等多種對立,并在此之間做出取舍。比如,作者洞悉了外在的喧囂與躁動,人群的冷漠,面無表情,顯然她并不受這些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我眼里,我心里》:“我眼里過濾一切雜音、雜物/眼里只剩下透亮/照亮我心里/已壘起一座四季如花的小城堡?!边@樣恬淡的情愫甚為難得,這份灑脫、嫻靜的心態(tài)也體現(xiàn)出其對自然的向往。如作者所說,悲傷在大自然中得到了凈化,作者喜歡安靜并具有獨立的精神,她以“菜園,果園,草地”打造自我的精神領(lǐng)地,自然美好的意象給了她充沛的詩情,對大自然的歌詠,她說:“大自然的恩賜是多么美妙/我要用一顆純凈的心去和她和鳴。”其充滿詩意、優(yōu)美、干凈的詩行,總會給人帶來驚喜。
陳金玲的詩歌讀來有別樣的含蓄與溫婉。她對親情吟詠,用詩歌記住青春歲月走過的山水和鄉(xiāng)間崎嶇的山路,見證了母親似海的深情;年少時母親在耳邊的呼喚仍響徹耳邊,家里彌漫的煙火味仍叫人回味無窮。對友情深切的放歌,塵封的記憶無法掩蓋青春歲月如酒般香醇的友誼,這一切在詩中有跡可循。當(dāng)然,她有些篇章寫得朦朧,在一些情感表達上顯得隱晦,把意蘊留給讀者去揣摩,這是體現(xiàn)詩意的意義所在。如《今夜有煙花》,作者寫景生情,由煙花的綻放,聯(lián)想到人。煙花為景,意象“遠(yuǎn)方的你”是人,此時情景交融在一起,即情即景,人如“煙花一般絢爛”,詩里的隱喻與深意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
《今生來世》《今夜無風(fēng)》《相遇你》隱約可窺見作者內(nèi)在情感豐富的一面,凸顯出作者逐光而行,對生活保持微笑的難能可貴。張愛玲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便有這樣一份包容。我相信,只要在生活中保持微笑,終會發(fā)現(xiàn)人生會越來越溫暖,我期望作者能繼續(xù)以這樣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去感染身邊更多的人。
在陳金玲的詩集即將出版之際,匆促之余,我寫上一些東西,并祝愿她在寫作上越寫越好,路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