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老雷在城市里開的簡樸書店,已伴隨這個城市的讀書人十多年時光。
我與老雷的友誼,也是通過書店里的書打開的。這些年,我在老雷的書店進進出出,看著他的青絲染上霜雪。
老雷的書店附近就是一個菜市場。菜市場里人聲鼎沸,煙火漫卷。有天,我在老雷的書店里翻閱張岱的《夜航船》,一只雞突然撲騰著來到書店里,后面一個人拿著刀追趕著,嘴里念念有詞:“逮住它,逮住它!”那只蜷縮在書店里的雞,最終被捉住,去了它該去的地方。
在城市里,有兩個地方裊裊沸騰著世間鮮活氣息,一個地方是書店,它傳遞著心中豐沛的情感;一個是菜市場,它散發(fā)出煙火中萬千食物的味道。
菜市場里裝著一座城市的眾生軌跡,撩撥口舌之欲間,不動聲色展露著人間氣色,市井煙火才是生活的打底。菜市場里有新鮮碧綠的蔬菜、香氣撲鼻的瓜果、活蹦亂跳的鮮魚和豐滿肥碩的雞鴨。在成都春熙路,菜市場里有許多小吃攤,龍抄手、賴湯圓、夫妻肺片、擔擔面、甜水面、雙流兔頭、牛肉鍋盔、缽缽雞等,空氣中竄動的美食香味,讓人欲罷不能。
同樣,在成都這座美食之都,書店也是星羅棋布。成都曾榮獲過“中國書店之都”的美譽,這座都市包容著3500多家書店。林立的書店,閃爍在成都街頭高大的銀杏樹間,讓一座都市的暖流熨帖人心,靈魂也有一處歸宿的港灣。
一座城市的菜市場,打開一座城市記憶的味蕾。那些風塵仆仆歸家的人,在燈火下相聚,舌尖腸胃享受著食材的燉煮蒸炒。而書香漫漫的書店,打開的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內(nèi)核,賦予漂泊的心靈一個安妥家園。
那年我去杭州,在波光瀲滟的西湖畔遇見一家書店,這家書店以絲綢書籍為主題,裝修古典清雅,宛如煙雨西湖邊徐徐打開的一幅水墨畫。我流連于這家書店,看見一幅“讀書就是回家”的廣告語,紙墨清香中,我伸開手,如大鳥的翅膀撲向書墻,感覺書香瞬間貫穿了我的肺腑,讓我面容清癯、雙目炯炯。在杭州城里,還有這樣的書店,在網(wǎng)絡時代的沖擊之下,它們?nèi)珏賱糯髽涞母?,牢牢扎根在這座城市的土壤里。離開杭州的那個夜晚,我在一家書店門前默默鞠了一個躬,向這座鐘靈毓秀之城表達誠摯的敬意,它的書香,成為我思念的一部分。
在浙江余姚梁弄菜市場,有一個叫陳慧的女菜販,她在菜市場賣了19年的菜,她喜歡這個連接大地雨露預報人間冷暖的地方。菜市場里的人生百態(tài)、真實粗糲的生活,讓她用文字書寫出了4本深受讀者追捧的書:《在菜場,在人間渡你的人再久也會來》《渡你的人再久也會來》《世間的小女兒》《去有花的地方》。在賣菜生活之余,陳慧租住房屋的窗戶可見青山隱隱,涓涓溪水聲流進了小屋,也流到了她的心房。上百篇菜市場的故事從她的心房里潺潺流出,她用五味雜陳的生活輸入,用不加修飾的文字輸出,記錄一絲一縷的柔情,記錄一點一滴的感動。一個在菜市場里謀生的渺小平凡之人,在書店里也有著自己寫的書,萬千人生都有著閃閃發(fā)光的地方。
菜市場,是城市的粗布棉襖,蒸騰著人間的冷暖氣息。書店,是城市的錦繡絲綢,鋪展開人類精神世界的充沛豐盈。兩件衣裳披在城市身上,一半書香,一半煙火,散發(fā)著最宜人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