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我與《獦獠的佛性》

2024-12-29 09:26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陳通

《獦獠的佛性》是《南方日報》為著名作家熊育群開的專欄《大地上的史記》的第一篇長篇散文。我不知道長篇散文如何界定,像余秋雨大師那種《十萬進士》動輒幾萬字的散文才算嗎?熊育群院長在《南方日報》文學版“南海潮”發(fā)了一個整版的文章,我認為也是長篇散文了。

有必要解釋一下,所謂“獦獠”,是古代中原對嶺南百越族的蔑稱,體現(xiàn)了封建士大夫對嶺南的文化歧視?!丢樷驳姆鹦浴穼懙木褪橇鎸W佛的故事。文章里有很多哲理,能夠給人予啟迪。從沒有哪篇文章令我如此入迷,反復閱讀近十遍,如品嘗美食,慢嚼細咽,再三尋味。初次閱讀是在2012年2月29日,至今歲月已經(jīng)流淌12年,一個生肖的輪回,仍然欲罷不能,每讀一遍都有不同的感悟,在剪報上密密麻麻劃了許多紅線,也在旁邊寫了許多眉批,這也是學習偉人的讀書方法。2015年8月20日,廣東省作協(xié)文學院院長熊育群,應時任湛江市文聯(lián)主席邵鋒之邀,來湛江作文學講座,教室設在市委黨校,我特意把這份剪報帶去,在課堂上展示,與他交流,我大聲說:“熊院長,我是你的粉絲”,引得哄堂大笑。

“一個峽谷,一座山腳,不大的一塊坡地,一汪水面,一戶或幾戶人家,像突然冒出來的——在你眼前那樣真切地出現(xiàn)。感覺這些藏在幽靜山谷中的人,與這個喧鬧的世界并沒太大的關系。他們與山水生活在一起?!?/p>

“一群鴨,嘎嘎叫著,在如碧的水面游動著,讓人在瞬間便領悟生命的本義應該就是如此悠閑自在的。忙碌,實在是心中欲望折磨的結果?!?/p>

“用人的腳步丈量的世界是如此的浩渺而廣大,許多遙不可及的遠方,充滿了神秘,像遠處淡藍色的山嵐。僅是這些低矮的丘陵,對于一個平原長大的孩子,已是一個新奇的陌生的世界。跑過千山萬水,一切皆為平淡之后,這些南方低矮的山地帶上了故土的溫情,它象征了寧靜、安詳,也象征了無欲的、溫馨的生活。生活的節(jié)奏只依日出日落與季候的輪回,這是天地間的節(jié)奏。這樣的生活與佛和道離得很近,在這樣的山水之中悟道,才易得天地真意?!?/p>

惠能俗姓盧,祖籍河北涿州,1300多年前出生在新興(古稱新州)夏盧村,三歲時父親郁郁辭世。這是本文一開篇,用倒敘的手法,寫惠能長途跋涉的情景。在市井賣柴的惠能,因為偶然聽到有人吟誦《金剛經(jīng)》“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頓悟,態(tài)度決絕地告別寡居山林21年的母親,獨自一人步行前往湖北蘄州黃梅寺學佛。途中,足足走了一個月。我覺得作者并非單純寫景,而是對生活進行哲學思考。作者設問,“他在長達一個月的步行中,內心會逐漸打開,還是愈來愈緊閉?這樣的山水與人家,長途跋涉中是這個世界的全部,而不是另一種生存的背景。這讓他能夠面對自己的內心,做到行與知的一致。不像現(xiàn)代都市人,在內心與生存方式上掙扎,行與知不得不因物欲的熾烈而背離?!?/p>

至于惠能的佛性,熊育群在文中寫道:“作為一個平民出身的佛祖,惠能毫不遲疑地提出了佛就在心中,人人皆可成佛的觀點。他創(chuàng)立的是人間佛教?!蔽遄婧肴坍斈陮Τ醯胶边B中州話都不會說的“獦獠”惠能說,“汝是南人,如何做佛?”惠能答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佛性即人性的觀點顯然令五祖感到震動,自此刮目相看。后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钡馁收Z,使五祖下決心把佛門衣缽傳給他。在某個深夜三更,五祖在自個的幔帳里給惠能講解《金剛經(jīng)》,并把木棉袈裟傳給他,示意他星夜啟程連夜?jié)撎?,“往南去,逢懷則止,遇會則藏?!睆倪_摩始祖開始,中國佛教的第六代佛祖就這樣誕生了。我們是后來才知道“懷”指懷集,“會”是“四會”,而惠能當年經(jīng)過兩地時,頃刻就領悟了。這是凡人與佛祖的區(qū)別。非常寶貴的是,六祖給后人留下了《六祖壇經(jīng)》,這是一部唯一由中國人寫的佛經(jīng),閃爍著天地間的智慧與光芒。在新興六祖鎮(zhèn)女皇武則天親筆書寫匾額的國恩寺,六祖佛像兩側,分別供奉著惠能父母和傳說當年替盧家尋龍點穴的國師徐東風的塑像,佛祖與凡人共居一室,神性與人性同處一堂,共同接受信眾朝拜和世俗香火,這在佛教史上是個例外,人間佛教,眾生平等的理念彰顯無遺。1300年后,民主,民權,民生,這樣的精神竟然也是在嶺南率先提出。

我于上世紀八十年代與六祖結緣,大約在1982年的冬天吧,大學畢業(yè)前一年,隨指導老師到連南縣實習,任高二畢業(yè)班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時間是一個月,我教的是吝嗇鬼歐也尼葛朗臺這課。連南是個瑤族自治縣,原屬韶關,后來劃歸清遠。冬天的連南,自來水比山上的雪水都要冷,那種寒冷是刺骨的,即是直往骨頭里面鉆,洗衣服時的感受尤其深刻。有時候有女同學幫忙洗衣服,那可真是阿彌陀佛了。返回學校時,我們幾個同學自由行,兜兜轉轉到了韶關曲江馬壩曹溪南華寺,近距離地拜謁六祖真身。當時山門冷寂,我站得很近,大概兩三米的距離吧。想不起來那時的心情了。面對這個端坐著的全身包裹著一層類似黑漆樣東西的黑色老人,只令人感到親切和慈祥。當年就只是去拜一下,才19歲的我單純得像一張白紙,都不懂許個愿求個啥事,現(xiàn)在想來也挺好的,反而更加純粹。由于有了這個經(jīng)歷,所以后來讀到寫六祖的文章,同樣感到很親切。

我讀《獦獠的佛性》,讀出了“人人平等,我心即佛”的天地真意。


編輯:徐衛(wèi)民
值班主任:李映霞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湛江三大高速項目同日通車
  • 湛江機場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側記
  • 湛江市愛心慈善服務中心揭牌成立
  • 鶴地水庫采用“人放天養(yǎng)”養(yǎng)殖模式 將實現(xiàn)生態(tài)與經(jīng)濟效益“雙豐收”
  • 霞山區(qū)迎元旦音樂朗誦會火熱舉行
  • 2024廉江紅橙(廣州)品鑒會啟幕 廉江優(yōu)品 “橙” 意進軍大灣區(qū)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shù)字報